温馨提示: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,提供德云社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。
你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演出资讯  > 综艺戏曲

德云社又闹内讧!宁云祥二次出走,3 句话为自己澄清

更新时间:2025-09-06 08:43  浏览量:2

“德云社又出事了?

”刷到这条热搜的人,手指都会停两秒。

宁云祥三个字蹦出来,熟悉德云社的人心里咯噔一下:这不是张文顺的外孙吗?

当年郭德纲在灵前拍胸脯保证“孩子我管”,现在怎么闹到网上开撕?

点开长文,三句话把人钉在屏幕前——

“我爸不是郭家菜倒闭的背锅侠。

“我2013年走,不是背叛,是活活被边缘化。

“我在德云社演了好几年,社保一分钱没给我交。

句句带血。

先说郭家菜。

当年北京台天天播,门口停满豪车,菜单贵得离谱,一盘拍黄瓜敢卖58。后来突然关门,网上传“大堂经理卷款跑路”,矛头直指宁云祥他爸。

现在当事人儿子出来打脸:他爸就是个领班,连采购签字权都没有。

真正死因是“人情债”——郭德纲朋友来吃饭,吃完抹嘴就走,最多签个名。

一桌菜上千块,账全烂在店里。

对外定价又高,普通人吃一次骂一次,回头客为零。

这哪是开饭店,分明是“义气粉碎机”。

再说2013年那次出走。

宁云祥没提“工资低”三个字,但每个字都在喊委屈。

演出海报没他名,专场轮不到他,连搬道具的活儿都喊他干。

同批进社的师弟们,有人已经开跑车了,他还在后台啃烧饼。

最扎心的是,师父不是不知道,只是装看不见。

这种“冷暴力”比骂人更诛心。

换你,你走不走?

社保那事更离谱。

宁云祥晒了张缴费单,自己名字后面跟着“个人全额”。

按说演员算员工,公司交大头天经地义。

德云社倒好,直接当个体户处理。

这事要是放在普通公司,劳动仲裁一告一个准。

可放在“传统师徒制”里,就成了“学艺交学费”。

问题是,学费交了,毕业证呢?

有人杠:德云社是金字招牌,多少人挤破头想进。

但别忘了,金字招牌也是徒弟们一场场演出来的。

当年岳云鹏在园子里说相声,台下只有三个观众,其中两个是送外卖的。

现在徒弟们红了,公司分钱的时候想起“传统”了,交社保的时候又成了“现代企业管理”。

这算盘打得,珠子都崩人脸上了。

更微妙的是时间点。

宁云祥2021年刚回归,现在突然开炮,明显是谈崩了。

有网友猜:是不是想直播带货没拿到授权?

但看长文语气,倒像个攒了十年委屈的闷葫芦终于炸了。

毕竟当年走的时候,他一句坏话没说过,连“德云社”三个字都没提。

现在连社保都拿出来说,八成是真撕破脸了。

这事最讽刺的是,德云社天天在台上拿“规矩”砸挂,台下却连最基本的劳动法都没整明白。

观众买票听的是“台上无大小,台下立规矩”,结果台下规矩就是“徒弟自己交社保”。

这要编成段子,郭德纲自己都不敢演——怕观众真往台上扔茶壶。

当然,也有人吃“师徒情深”这套。

说传统曲艺界就这样,三年学徒两年效力,过去还端茶倒水呢。

可现在是2024年了,端茶倒水的徒弟也得交五险一金。

要真按老规矩,那演出分成是不是也该按老规矩三七开?

不能光挑对自己有利的“传统”吧?

说到底,宁云祥这事戳破了窗户纸:德云社的“家文化”,本质是笔糊涂账。

好的时候“都是一家人”,分钱的时候“亲兄弟明算账”。

等徒弟想算细账了,又搬出“欺师灭祖”的帽子。

这套玩法,十年前也许行得通,现在年轻人不吃这套了——他们连老板画的大饼都不吃,还能吃你这套“师徒情”?

最后说句挨骂的:宁云祥这事,大概率不了了之。

德云社树大根深,不差一个“逆徒”爆料。

但下次再有人提“传统艺术传承”,不妨先想想:传承的到底是艺术,还是那套“徒弟交社保师父买别墅”的潜规则?

场馆介绍
德云社相声大会三里屯剧场(梦回天桥剧场)是在老天桥的影响下形成的,它位于三里屯,对面雅秀市场,东邻三里屯SOHO,对外营业面积6000平米。地理位置毗邻朝外、燕莎、CBD中央商务区、使馆区,流量之大,客源... ... 更多介绍
场馆地图
北京市朝阳区工体东路4号
113、115、406、431、701路等公交三里屯站下即到
德云社三里屯剧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