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初一句玩笑,郭麒麟如今新作挑大梁,不知朱亚文作何感想
更新时间:2025-09-06 03:37 浏览量:1
娱乐圈这地方,最不缺的就是“打脸”的剧本,但有些剧本,你得承认,是老天爷亲自下场当编剧,那反转,那节奏,啧啧,比电影还精彩。
就说郭麒麟这小子吧。
前几天,他的新电影《脱缰者也》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亮相,官宣定档,一时间风头无两。
很多人就纳闷了,这“德云社大小姐”是踩了什么狗屎运?
怎么说相声说着说着,就跑去电影圈当主角了,还混得风生水起。
要我说,屁的狗屎运。
人家那是把别人泼过来的冷水,一滴没浪费,全攒着烧开了,然后舒舒服服地泡了个脚。
时间往回倒个几年,2019年那会儿,郭麒麟还是个在影视圈里小心翼翼探路的新人。
我还记得在那个众星云集的活动上,朱亚文,这位以硬汉形象著称的实力派演员,对着郭麒麟那张笑脸,甩出了一句堪称“名场面”的调侃:“说相声的都来了,我有什么不能来的。”
那场面,我隔着屏幕都能用脚趾抠出个三室一厅。
郭麒麟那笑,瞬间就僵了,跟打了三斤蜡似的,尴尬得能拧出水来。
朱亚文老师可能觉得这只是个无伤大雅的玩笑,为了节目效果嘛。
可这话里话外那股子“正规军”瞧不上“杂牌军”的优越感,藏都藏不住。
这事儿你还真不能全怪朱亚文,那会儿的影视圈,确实弥漫着一股子无形的“贵族气息”。
演话剧的,瞧不上演电影的;演电影的,又觉得演电视剧的差点意思;演电视剧的回头一看,嗬,怎么还有个说相声的也混进来了?
这条鄙视链,就这么真实地存在着。
可他们都忘了,江湖是会变的。
谁能想到,那个被“内涵”到下不来台的小胖子,转头就在《庆余年》里,把范思辙那个爱钱如命又怂又萌的小财迷演活了。
郭麒麟的演技,妙就妙在一个“真”字。
他没硬凹什么深刻的角色,就是把自己的相声功底和那股子与生俱来的机灵劲儿,全揉进了范思辙的骨子里。
结果呢?
《庆余年》爆了,范思辙成了全剧的笑点担当,郭麒麟这个名字,也第一次和“演员”两个字,紧紧地绑在了一起。
如果说《庆余年》是块敲门砖,那后来的《赘婿》简直就是台推土机,直接给他推出了一条康庄大道。
一个人扛起一部大男主剧,还火得一塌糊涂,这下,再也没人敢拿“说相声的”这个标签来小瞧他了。
你看,最有力的回击,从来不是当场骂回去,而是用实力把对方曾经的质疑,变成一个笑话。
这几年,郭麒麟就像开了挂,从《平凡之路》到《边水往事》,作品一部比一部硬,合作的咖位也越来越大,连吴镇宇这样的老戏骨都对他赞不绝口。
反观朱亚文老师,当然他依旧是位优秀的演员,演技毋庸置疑。
只是这几年,似乎总在一些大制作里打转,却少了一部能真正掀起全民讨论度的、属于他自己的爆款。
娱乐圈就是这么现实,它不看你资历多老,圈子多“高级”,它只看你当下有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,能不能抓住观众的心。
就像陈凯歌的儿子陈飞宇,手里的资源,那是顶配中的顶配吧?
结果呢?
除了些花边新闻,好像也没留下什么能让人津津乐道的角色。
所以说,出身或许能决定你的起点,但绝对决定不了你的终点。
说到底,郭麒麟的逆袭,其实是他性格和成长环境的必然结果。
他爹郭德纲是出了名的“严父”,对徒弟比对儿子还好。
这种“打击式教育”,没让他自卑,反而让他活得比谁都通透。
他早就明白,靠谁都不如靠自己。
这份清醒,让他在名利场里,始终保持着一份难得的谦逊和努力。
所以说,永远别小看任何一个你眼中的“青铜”,因为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突然掏出一把“王者之剑”。
朱亚文老师当初那句玩笑,现在回头看,更像是一块磨刀石,磨掉了郭麒麟最后的稚气,也磨出了他一身的锋芒。
如今这风水,转得可比电风扇快多了。
你今天瞧不上的“说相声的”,明天可能就是你得仰头看着的C位主角。
你说,这事儿有意思不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