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云社高峰:马三立的相声,观众得参与进去,逗你玩属于歪打正着
更新时间:2025-09-03 21:04 浏览量:3
#相声界恩怨情仇#马三立先生,德高望重,德艺双馨,被誉为相声泰斗。
马三立不但受到了相声同行的尊敬和热捧,更受到了观众朋友的喜爱和欢迎。
不过,网上也有人质疑,说马三立口齿不清,说马三立絮絮叨叨,半天没有一个包袱。
那应该如何解读马三立呢?德云社总教习高峰,给出了自己的答案。
9月2日,凌晨两点,高峰在直播的时候,有网友在公屏上打字,马三立好在哪里,能说几句吗,高峰回道:
高峰直播
客观的,实话实说啊,马老的相声,天津、北京、河北、山东,接受力比较强。
如果到了南方,或者是东北,或者是西部地区,不一定有这么好的效果。
高峰接着又说:
首先,马老的相声,观众得跟着去琢磨,有很多内容,都得观众参与进来,包袱才能响。
如果是其它地方的观众,就会觉得马三立的相声,不是不可乐的问题,是听不懂。
但是,如果上了这个瘾,爱听马老,那就戒不掉,真好,包括行内人。
那时候,有句话叫无徒不宗马,只要说相声的,都得宗马,就是马家的东西,都得深有体现,哪怕不是马家的徒弟,都有体现,就是哏,幽默。
马老红的晚,是解放以后走红的,红在天津,红在北京,上海也去过,南京也演过,客观地说,还是北方的观众为主,少马爷也这么说。
马三立、王凤山
你得多听,你光听马老晚年那些小笑话,那是没辙的辙,没办法,没有捧哏的了,岁数又很大了,又不想离开舞台,只能演小笑话。
马三立最后一位搭档,是快板大家王凤山。
1977年年底,马三立复出以后,能够上台说相声了,可没有搭档,是王凤山自告奋勇给马三立捧哏。
王凤山去世之后,马三立就不再说对口相声,而是以说小笑话为主。
高峰接着说道:
《逗你玩》,是马老传播最广的,谁一提马三立,哦,逗你玩。
但是,《逗你玩》属于歪打正着,《逗你玩》本身就是传统相声,它是《偷论》当中的一部分。
马老录像录了一大批,好几十段,《逗你玩》是凑数的段子,没打算拿它当代表作,或者当正式段子,都不是。但是,没想到,这段火了。
马三立、张庆森
有网友问,马老解放前不火吗,高峰说:
我说的是马老大火,正式火,是在解放以后。
马老这一辈子很坎坷,他跟张庆森先生,从四十年代中期就开始搭档,到1958年,张庆森先生病了,就没再合作。
马三立、赵佩茹
1958年8月2日的那个汇演,就是跟赵佩茹先生头一次合作,演的《别泄气》。
高峰还讲了当时的情况:张庆森病了,团里开会,给马三立选搭档,结果没一个人举手。
赵佩茹当时是逗哏,跟李寿增搭档。赵佩茹就举手说,我来吧。
高峰直播
高峰还伸出大拇指说:
赵佩茹是捧哏的宇宙第一名。
赵佩茹是“宝”字辈的大门长,捧逗俱佳,被誉为通天教主。
高峰继续说道:
他主动请缨,给马三立先生捧哏,捧了一段本子上并不可乐的相声,但效果非常好。
马三立、赵佩茹
马三立和赵佩茹,都是炉火纯青的相声大家,他们虽然台下不对活,但他们在台上的配合,绝对是珠联璧合,天衣无缝。
可惜的是,两个人只合作了两年,马三立就被剥夺了说相声的权利。
@兰石读书习字:马三立的相声,讲究的是铺平垫稳,娓娓道来,慢慢把观众带进去,最后来一个大包袱。马三立的相声,绝对有嚼头,让人能够细品。
马三立的《逗你玩》确实是经典作品,到现在还有电视台在播放。
但是,马三立的相声,节奏确实有点慢,并不太适合现在的年轻人听。
没办法,每一个相声大师,都有属于自己的时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