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馨提示: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,提供德云社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。
你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演出资讯  > 歌剧话剧

巴士里有“天津味”

更新时间:2025-09-03 05:31  浏览量:2

转自:天津日报

嘀嘀……夜色中的津湾广场,一辆双层观光巴士缓缓驶来。只见车上站着两位身穿蓝色大褂的相声演员,结合车辆途经的景点进行即兴表演。没错,这就是天津全新上线的“相声巴士”,也是全国首个“移动相声剧场”。这辆巴士,用流动的笑声勾勒出城市文化创新的生动剪影,展现津派文化的勃勃生机。

津派文化中,无论是相声的“说学逗唱”,还是杨柳青年画的“勾刻印绘”,抑或是泥人张彩塑的“触手成像”,都凝结着历代匠人的智慧。这些技艺的传承,从来不是简单的模仿复制,而是需要从业者沉下心来打磨,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体悟其中的门道。“画家的一笔,就是绣娘的千针万线”,刺绣工艺繁琐,天津一家非遗老字号仍一丝不苟坚守着针尖上的艺术,换来老手艺的崭新生命力。传承传统技艺,守护非遗根脉,津派文化才能不失其本色,深厚的历史文脉也才能得以赓续。

兼容并蓄的津派文化,讲究的是继承但不守旧、创新但不忘本。如今,文化创新空间更加广阔:杨柳青画社推出“哪吒系列”数字藏品,上线仅15分钟即售罄;评剧演员尝试用短视频平台演绎经典唱段,在互动中了解年轻观众的审美偏好。这些融合不是对传统的解构,而是运用新载体、立足新语境激活文化符号的当代价值,拓展其传播半径。正如前不久开门迎客的“津派国际文化交流中心”所展示的那样,传统文化的表达可以愈发国际化、现代化。

文化的生命力,还体现在与生活场景的深度交融。正如津味幽默体现在每一位天津人身上,津派文化本就深植于日常生活,充满着市井文化的鲜活气息。而文化的“生活化演绎”需要更多主动设计——在城市更新中保留烟火气,在文旅发展中融入天津味,在社区建设中加入非遗元素,让津派文化身边见、天天见。当茶花女在百年洋楼阳台上唱起咏叹调,当海河畔上演《贵妃醉酒》,当相声快闪演出走进古文化街,整个城市成了一座沉浸式观演大舞台,增添了赏心悦目的文化体验。

从相声巴士的流动舞台回望,河海津韵的别具一格尽收眼底。海纳百川、多元包容的津派文化,在守正创新中实现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在融入日常生活中实现润物细无声的传承,与城市相互滋养、相互赋能。

场馆介绍
德云社相声大会三里屯剧场(梦回天桥剧场)是在老天桥的影响下形成的,它位于三里屯,对面雅秀市场,东邻三里屯SOHO,对外营业面积6000平米。地理位置毗邻朝外、燕莎、CBD中央商务区、使馆区,流量之大,客源... ... 更多介绍
场馆地图
北京市朝阳区工体东路4号
113、115、406、431、701路等公交三里屯站下即到
德云社三里屯剧场